市委常委、副市长朱建强对《关于加大扬中特色农副产品监管力度的建议》作出批示
信息来源:扬中政协 发布时间:2017-06-16 09:56:00 浏览次数:1416
6月13日,市委常委、副市长朱建强在市政协社情民意《关于加大扬中特色农副产品监管力度的建议》上作出批示:请市场监管部门会农业部门研究,适时与徐彩凤委员主动沟通。
近年来,借助“河豚美食节”的东风,我市的特色农副产品开始走俏各大市场。咸秧草、现磨豆油、山芋粉等特色地方美食成为继“长江三鲜”之后,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扬中美味”。为了使“扬中味道”更好地“走出去”,我市的特色农副产品生产者们在提高产品质量、创新品牌包装、拓展销售渠道等方面苦下功夫,并取得了不俗的成效。但成绩的背后,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农副产品缺乏行业生产标准;生产加工的卫生环境较差,食物包装随意堆放,缺乏必要的卫生消毒设备;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较为淡薄、缺乏从业所需的健康证明等。这些问题对食品消费者埋下了健康隐患,也不利于我市特色农副产品品牌的打造。为此,市政协委员徐彩凤建议:
1、强化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相关部门成立工作小组,对全市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点进行摸底,做好信息登记,将特色农副产品生产纳入常态化监管之中。
2、组织食品安全生产培训。邀请专家学者开展食品安全生产的专业化培训,加强技术指导,不断提高特色农副产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及生产技术水平。
3、规范食品的包装管理。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特色农副产品包装说明的检查监管,确保产品说明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杜绝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认知。
4、提高产品入市门槛。编制地方特色农副产品生产标准。建立严格的特色农副产品市场准入机制。对想要入市销售的农副产品在生产条件、加工工艺、使用配料、保质期限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严禁不合格产品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