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五个坚持”,提升履职能力
信息来源:扬中政协 发布时间:2010-07-28 15:27:00 浏览次数:2831
市政协主席 戴正春
提升履职能力,增强履职实效,是政协工作有为有位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我市政协牢牢把握“五个坚持”,认真履行职能,有效地发挥了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新的成效,为推进扬中“双提升”,促进发展新跨越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履职的重要前提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要适应新形势,开创新局面,就必须实现思想大解放,牢固树立四种意识。
一是树立大局意识。始终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决策部署履行职能,做到政协的一切工作,政协委员的各项活动都有利于加强和坚持党的领导,有利于形成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二是树立主动意识。坚持超前思维、提早谋划,着眼全市发展大局,自觉选择那些事关全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视察,敢于进言、善于破题,提出具有较高“含金量”的意见、建议,主动帮助市委、市政府开阔思路、打开局面。
三是树立精品意识。注重找准位置、选好角度、体现特色、发挥优势,按照求深、求精、求实的要求,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听真话、摸实情,做到建言立论有理、有据、有力、有效。
四是树立发展意识。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政协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二、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职的第一要务
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需要做的事很多。只有抓住党委政府急需,人民群众关注,政协有能力做的事,才能提高履职的成效。
一是抓住重点,议政建言,当好“智囊团”。紧贴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选择事关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课题,举政协之力开展调研,积极建言献策,是我们服务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们先后围绕雷公岛开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全民创业、二三产业分离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等课题,组织调查研究,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形成了一批较高“质量”的调研成果,许多意见、建议被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吸收采纳。如,今年我们开展的二、三产业分离发展的调研,市委凌书记十分重视,在我们报送的《建议案》上作出批示,认为政协经过调查研究形成的建议案及时、有效、可操作,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研究,制定措施,出台意见,重点推进。
二是关注难点,有效监督,当好“监督员”。我们把民主监督的方向和重点放在服务发展、提升效能上来,通过专题民主评议,突出对行政执法机关和经济主管部门的监督,创新形式、注重实效,不断围绕发展抓监督、抓好监督促发展。近年来,我们对劳动保障、物价、审计、环保、公安、检察、法院等二十多个部门的作风和效能建设开展专题民主评议,委员们实事求是,坦诚进言,受到了被评议部门的欢迎。同时,做好向政府部门、政法机关推荐委员担任特邀监督员工作,支持他们参与对有关部门的行风、政风评议活动和执法检查,通过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促进部门工作的不断改进。
三是聚焦热点,尽智出力,当好“助推手”。近年来,我们本着合力推动工作的目的,按照统一组织、专委会牵头、上下联动的要求,运用专项视察、专题议政等形式,就安全生产、治污减排、食品安全监管、饮用水安全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委员视察,及时反映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促进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如城区燃煤锅炉整治工作视察,委员们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宣传力度再加大、部门合力再增强、扶持政策再落实、执法服务再到位等建议。会后我们及时形成视察建议,报送市委、市政府参考,市委凌书记作出批示,要求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研究我们提出的建议,彻底解决城区燃煤锅炉整治问题。
三、 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履职的核心理念
我们始终坚持从群众实际利益出发,以群众所需、所急、所盼为主线,把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民代言、为民谋利。
一是把解民所难作为履职为民的切入点。提案是政协组织关注民生、议民所难、为民解忧的重要渠道。我们积极引导委员围绕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环境保护等民生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通过提案反映群众的愿望、呼声和要求。从近年来的委员提案看,事关百姓生产生活、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都占一半以上。我们通过落实提案督办制度、加强提案办理协作联动、评议部门提案办理工作等形式,促进了提案的办理落实。今年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之年,委员们对此高度关注,相关提案占到提案总数的10%左右。对此,我们组织相关委员对卫生部门的提案办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评议,委员们就基层医疗机构债务繁重、经济基础差、设备条件落后、卫生人才匮乏等问题,积极献计献策,既促进了部门工作,又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一大批关系民生的具体问题。
二是把畅达民意作为履职为民的着力点。我们以“民本思想”为指导,进一步畅通渠道,广辟来源,通过社情民意简报,及时将群众的呼声和诉求反映给市委、市政府。为增强委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能力,我们每年都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委员的学习培训,在今年举办的社情民意信息员培训班上,还专门邀请了市政协陈泰龙副秘书长作专题辅导,进一步提升了我市社情民意工作的水平。近两年,我们收到委员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100余条,编发社情民意简报60余期,其中41期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如委员提出的《严厉打击放高利贷违法行为刻不容缓》的社情民意,市委凌书记作出批示,要求公安部门组织专门班子,深挖、严查,狠狠打击,有效杜绝了民间放高利贷等非法借贷活动,切实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是把凝聚民心作为履职为民的拓展点。进一步加大对经济薄弱村和贫困群众的帮扶力度,积极开展“双联四送”、“慈善一日捐”等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大力推动和支持广大委员加强与届别群众的联系、沟通,组织开展慈善捐赠、扶贫义诊、法律咨询等公益活动,协调解决实际困难,真心诚意为群众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努力树立政协委员的良好形象。
四、坚持把构建和谐作为履职的重要责任
我们把促进和谐作为政协义不容辞的责任,贯穿于履职的全过程,落实在开展工作的各个环节。
一是加强合作,发挥界别作用。更加突出团结民主主题,加强与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事合作,积极支持和鼓励他们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多做团结鼓劲、凝聚人心的工作,多做增进理解、扩大共识的工作,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活泼有序的政治氛围,凝聚起应对挑战、致力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是密切联系,团结各界人士。充分发挥政协委员联系广泛的优势,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解疑释惑,稳定人心的工作,引导群众正确看待改革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真正把全市上下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助推扬中新一轮发展上来,统一到加快转型、加速提升的具体行动上来,努力形成“思想同步、目标同向、事业同心”的良好局面,为推动扬中跨越发展迈上更高台阶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是扩大影响,加强对外交往。我们以编辑出版《“三胞”回眸》为契机,不断扩大与港澳台胞、海外侨胞的联系交往,鼓励他们回乡创业,投身扬中经济社会建设。每年精心组织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新春茶话会,广泛开展对外联谊和友好交往。通过《扬中政协》会讯,扩大与兄弟县市政协的交流,提高了扬中的知名度。
五、坚持把自身建设作为履职的根本动力
坚持把自身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锤炼本领,提升素质,为提高履职水平夯实基础。
一是深入组织开展学习。学习是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增强履职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通过举办报告会、座谈研讨、编发学习资料等多种形式,组织全体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加强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现代科技的学习,通过学习出智慧、出境界、出新意,不断提升履职水平。
二是切实发挥委组作用。委员是政协履职的主体,委员活动的成效事关政协履职的实效。换届后,我们按届别和区域建立了7个委员界别小组和6个镇(区)政协工作联络小组,并按照“组为基础、委组联动、协调运作”的原则,出台了文件,建立了政协委办联系委员活动小组以及镇(区)小组开展对口视察的机制。同时,按照“有场所、有制度、有台帐、有活动”的要求,全面推进镇(区)政协“委员之家”建设,进一步为委员活动创造了条件,搭建了平台。几年来,各委员活动小组以“练内功、强素质、树形象”主题活动为载体,以实践“五带头”、落实“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紧贴中心、关注热点,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效明显的活动,提升了政协履职的整体水平。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我们在总结近年来政协工作经验并借鉴外地做法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全体会议工作规则、常务委员会议工作规则、主席会议工作规则、专门委员会通则、提案工作规则、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规则,建立健全了委员联系制度、委员履职情况记载制度、委员述职制度、委员履职激励制度,切实推进了履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为提升履职能力,增强履职实效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