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召开十届六十次主席会议
信息来源:扬中政协 发布时间:2021-12-01 15:26:00 浏览次数:2263
抗疫特别国债是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由中央财政统一发行的特殊国债,主要用于地方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不计入财政赤字,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去年,市委、市政府主动对接、积极作为,向上争取了2亿元抗疫特别国债,用于实施市中医院综合楼、市精神病防治院、八桥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三个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并纳入2021年十大民生实事。11月23日下午,市政协召开十届六十次主席会议,视察推进抗疫特别国债项目建设。
委员们首先来到市中医院项目现场,详细了解建设规模、结构等情况。据介绍,市中医院综合大楼新建综合楼主体十一层,地下一层,按三级中医院标准设计,规划床位300张。
在八桥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现场,委员们察看了项目进展情况。八桥区域医疗卫生中心新建门诊住院综合楼主体七层,局部地上两层、地下一层,按二级乙等医院标准设计,规划床位100张。在市精神病防治院项目现场,委员们听取了项目进展情况介绍。据了解,市精神病防治院按二级精神病防治院标准设计,规划床位210张,项目建成后兼顾精神病防治、社区卫生服务、重大传染病临时隔离病区三项功能。市卫健委介绍了项目进展情况,自立项以来,市卫健委成立了卫健系统抗疫特别国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实现“统筹协调、督查指导、实时反馈”全流程闭环管理。主动接受多方监督,严格把控建设方案论证、工程招投标、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确保项目建设公开透明、规范有序。截至目前,市中医院综合大楼试桩已结束,进入保养测试和土建桩基招标阶段;辅助用房进入土建、安装施工阶段;临时门诊搭建预计11月底完成。市精神病防治院、八桥区域医疗卫生中心目前土建、安装已进场施工。
市政协常委、市政协教卫文史委主任黄克良指出三个项目的建设回应了广大委员关切和人民群众的期待,建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及时化解推进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要更大力度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同步提升。市政协常委、市医保局副局长吴永忠感慨作为曾经的卫生人,看到三个项目同时开工建设,心潮澎湃。建议卫健系统工作人员要在项目质量、进度等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把项目打造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市政协常委、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亚东强调医疗建筑规范要求高,等级标准远高于普通建筑。在项目管理上,要高度关注工程质量,真正把项目建成样板工程、精品工程。市政协常委、新坝卫生院院长马利春建议在现有医院内部原址新建综合楼,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做好建设区和工作区的分离、保护工作,既要确保施工安全,也要尽量减少对医疗服务秩序的影响。
市政府副市长刘永利对委员们的意见建议表示感谢,他指出,要继续高效推进抗疫特别国债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大支持和保障力度,高站位优化资源配置、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高标准抓好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医疗卫生优质化、普惠化、多元化发展水平。他希望广大政协委员继续关注卫生健康事业,为持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推动我市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多献睿智之言。
市政协主席于德祥表示,近年来,我市在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绩可圈可点。抗疫特别国债建设项目是今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是补齐医疗基础设施短板的难得机遇,全社会广泛关注,大家要提高站位,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当前,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赶进度”与“保质量”问题,确保工程高质量推进。在大力推动医疗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的同时,更要突出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增效,促进我市医疗卫生整体实力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