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有效解决外来人才在扬居住问题的建议
信息来源:扬中政协 发布时间:2018-05-25 10:23:00 浏览次数:2540
经济新常态下,我市企业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采取各项有力举措,主动招引培育人才,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但近期,通过走访了解到,很多企业在解决招引人才居住问题上仍面临一些困难。如:江苏亿阀集团,现拥有高级技工120人,中级技工 60人。同时又引进了一批博士、教授、专家、人才创新团队等,为优质阀门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撑。但令企业忧心的是引进人才的安居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一方面,企业无法在厂区工业用地上自主建设人才公寓。另一方面,如果选择购买当地的拆迁安置房,5000-6000元/平米的房价又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大全集团作为我市30强企业之首,目前主要通过整修原来的职工宿舍供人才居住。近期,中南朗杰科技有限公司准备引进多名香港的博士来扬工作,但在居住方面却仅能向他们提供政府开发的经济适用房,无论是居住面积、小区环境、周边配套均不能满足这类精英型人才的需要。
近年来,为抢占人才高地,我市周边众多县市区纷纷配套出台优惠政策招引人才。尤其是在人才安居方面释放的红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镇江新区近期出台政策,对杰出人才、领军型人才,提供140—100平米不等的精装出租房,或对自购新区范围内300—100平米商品房给予5—7折不等的购房优惠补贴;对企业创新研发人才、企业高管等骨干型人才连续2年提供每月2000元租房补贴;为基础型人才连续2年提供每月500元的租房补贴。丹阳市明确在紧缺专业人才的引进上,分三个层次分别给予10万—30万不等的安家费,20万—100万不等的购房补贴,可优先入住人才公寓或由所在单位给予每年1—3万元的租房补贴。海门市给予五类人才最高100万元的购房补贴,给予2015年以来首次来海企业工作的高校毕业生(非海门籍)名校本一1000元/月、普通本科600元/月,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型人才(非海门籍)一级600元/月、二级500元/月的租房补贴,该待遇连续享受三年。
人才是地区发展的第一资源。解决人才居住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在扬创业、就业,是地方政府的责任。为此,市政协社会法制和海外联络委员会建议:
1、针对我市有一定实力的大型企业,出台优惠政策,通过减免规费,允许企业使用厂区工业用地自建人才公寓,并配建一定比例的生活设施。同时,规范人才公寓的使用,对外不得出租或销售。
2、对规划建设的高档住宅小区,在批准建设前,与开发商约定预留一定比例的房源由政府提供给杰出、领军型人才居住。
3、由政府主导,建设市级人才公寓。各镇(街、区)可根据实际需要,建设相应的镇(街、区)人才公寓。
4、对在扬自购商品房或租房的、符合标准的人才,给予相应的购房优惠或租房补贴,并不断提高优惠和补贴标准,形成对周边地区在人才政策上的竞争优势。
扬中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少数高层次人才,更重要的是拥有一支规模较大、结构优化、梯度合理的人才队伍。因此,在上述政策执行时,要不断扩大政策激励的覆盖面,不仅要惠及领军、顶尖人才,也要涵盖大量基础型、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