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我市水利防汛工作的视察建议
信息来源:扬中政协 发布时间:2014-06-06 15:38:00 浏览次数:1397
根据市政协年度工作安排,5月29日,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冯锦跃带领部分政协委员就我市水利防汛工作开展专题视察。委员们先后察看了明珠泵站、顶管工程,建中河、向阳河生态驳岸工程,东新港闸、中八桥泵站工程,防汛物资仓库及防汛视频监控系统,听取了市水农局有关情况介绍,并就水利防汛工作建言献策。
一、近年来我市水利建设及今年防汛工作的基本情况
成功争取到“小农水重点县”和“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两个国家级水利重点工程项目落户扬中。目前,“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已完成第一轮目标任务,总投资1.1亿元,并成功获得第二轮项目立项,资金规模9700万元,今年正在实施当中。“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项目”总投资2.4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7亿元。大力开展农村河道二轮疏浚整治。共计完成河道清淤整治540条、251.62公里,整治土方188.78万方,清障清杂1万余吨。清理三茅大港、联丰港、长旺港内滞留破旧船只26条。积极实施坍江治理工程。完成油坊马家港段、三茅年丰河口段、新坝南新桥段、八桥齐家十圩段坍江抛石治理。大力加强水利现代化建设。有序推进江堤提标升级工程、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沿江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城区水系畅通工程等水利重点工程建设。
今年以来,我市立足“防大汛、抗大灾”,扎实做好防汛防涝准备工作。从2月20日起,按照“准备早、措施实、应急快”的原则,集中力量对各类水利设施进行汛前检查,对汛前不能完工的在建工程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一一落实度汛措施和抢险预案。全面落实防汛防涝工作责任制,做到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加强应急抢险专业队伍建设,组建防汛抢险队83个,计2019人,市人武部抗洪抢险突击队1个,100人。新建防汛视频监控系统,在沿江重点堤段、重要建筑、险工隐患段布设80个监控点,实时监控各处情况,为防汛指挥提供智力支持。
二、水利防汛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江堤存在隐患。主要表现在:长江岸线不够稳定,堤身直接迎风顶浪,危及提防安全;江堤部分堤段对照50年一遇的标准仍有欠账;全市200多座穿堤建筑中80%以上兴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经过多年运行,老化严重,有的涵洞多次发生损坏导致堤身跌塘险情;一些沿江企业、项目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对江堤、堤顶公路及江堤挡浪墙造成不同程度破坏。二是非法填埋、占用河道现象呈蔓延趋势。很多河道变窄、堵塞严重,排涝能力急剧下降,一旦遇到大暴雨,积水无法迅速排出,导致防汛面临严峻考验。三是雨污分流不彻底。由于历史原因,城区部分未改建、扩建的道路和部分房地产开发项目存在雨污错接、混接、乱接或雨污分流不彻底等问题。部分雨水经污水管网被输送到污水处理厂,不仅增加了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成本,而且降低了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浓度和运行效率。同时,部分污水又随雨水管网流入河道,污染城市水体,对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带来巨大压力。四是缺乏水系整体规划。河道整治缺乏统筹考虑和规划引导,科学性不强,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问题。
三、加强我市水利防汛工作的建议
1、进一步完善水系规划。一是要完善江港堤防规划。结合江堤提标升级,对原有规划进行相应调整和完善。二是要编制内河水系规划。划设内河水系红线,确定河道宽度,并严格执行。定期开展内河治理专项行动,对突破红线进行驳岸、破坏河道等行为坚决依法予以惩处。同时,建立健全内河管理长效机制,坚持建一段、成一段、巩固一段,防止出现边治理边污染、边清障边设障、边整治边失控等现象。三是要做好城区水系规划。着眼于城区水系统贯通、水环境的改善,制定详细规划,用规划来统领指导城区水系建设。对目前因客观因素制约暂不能实施的,要列入计划,待条件成熟时,及时组织实施。
2、高度重视水利重点工程建设。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重点,按轻重缓急,切实抓好五项水利重点工程:一是抓好坍江隐患的治理。要始终将坍江治理牢牢抓在手中,在对全市的坍江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治理方案,一着不让,分期治理。二是抓好病险水闸的除险加固。要结合水闸运行情况,对全市各类水闸进行安全鉴定,找出存在问题,及时对病险水闸进行除险加固。三是抓好沿江泵站更新工作。对设备老化、运行效率不高的泵站要及时进行更新改造,并加强对更新泵站的管护力度,建立健全管护机制,明确责任和管理权限,确保泵站正常运行使用。四是抓好城区水系畅通工程。要着力解决河床淤积、河道堵塞以及断头水系等问题,提高城区水系的过水能力和蓄水功能,有效防止城市内涝。五是抓好江堤提标升级工程。要按照“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提标改造江堤,并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做到整体规划,分段分步实施,并对不同堤段因地制宜确定建设方案。同时,严格按工程招投标程序实施,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工程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3、切实加强对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一是要运用好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进一步增设优化监控布点,实现重点堤段、重要水利设施、险工隐患地段的监控探头全覆盖,真正发挥防汛视频监控系统的作用。同时,要配备专职的监管人员,强化监管责任,确保能及时发现问题。二是要加强对江堤的管理。通过强化考核,进一步增强堤管员的责任心、事业心,确保重载车辆上堤行驶、堤边倾倒垃圾、江堤路面破损等情况,都能得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三是要实行骨干河港“河长制”。按照“一河一长、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责任体系,对骨干河港明确专人负责。同时,加强河长间的沟通配合,积极协调河道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切实保证河道管理人、责任人、责任单位、管理制度“四落实”。四是对农村河道保洁,要认真落实农村公共服务“八位一体”运行维护机制相关要求,并加大考核力度,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
4、多渠道争取水利建设资金。一是要积极向上争取。水利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国家、省厅业务部门的对接,密切掌握中央、省关于水利投入的政策信息,有针对性地指导开展项目编制申报和包装设计工作,积极向上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对成功争取到的工程项目,要突出抓好建设工程质量和项目建后管护工作,切实保证水利项目建成后作用和效益的发挥,以严格有效的工程建设、管理、维护机制进一步赢得上级对我市水利项目资金争取的支持。二是要充分利用好防洪保安基金。要进一步加大防洪保安资金的征收力度,做到应收尽收。同时还要强化水利资金管理意识,自觉服从全市水利建设大局,筹集好、使用好、管理好有限的建设资金,发挥其最大效益。三是要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坚持政府主导,健全水利投入增长机制,不断增加市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发挥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作用。此外,要切实加强对水利资金的监管,不断提高水利资金使用效益。
5、全面检查,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一是要对各项防汛准备工作开展“回头看”,全面梳理、细致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二是要做好物资储备。要按照“以人为本、讲求实效、保障急需”的要求,认真做好抢险、救生、机具、车辆等各类防汛物资储备。对超期、变质、不能使用的物资和设备要及时更新和补充,确保处于良好待用状态。三是要尽快分解落实责任。要根据市防汛工作会议的统一要求,尽快分解落实责任,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职责,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清楚,促使相关部门和人员尽快进入角色,迅速进入状态。四是要做好各类应急预案。针对防汛薄弱环节,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重大险情如管涌、滑坡等,周密制定应急预案,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加强实战演练,并组织现场观摩,确保出现险情时,防汛抢险队伍拉得出、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