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我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视察建议
信息来源:扬中政协 发布时间:2014-09-01 15:42:00 浏览次数:1389
8月15日,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视察我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委员们实地察看了油坊镇卫生院预防接种室、三桥村卫生室、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和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听取了市卫生局有关情况介绍,并就我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建言献策。
一、我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基本情况
自2009年新医改以来,我市坚持以人为本,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规范开展11类4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5大类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取得明显成效。2013年在全省60个县(市、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中名列第三,顺利创成省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市和妇幼卫生先进市。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公共卫生工作的支持和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基层公共卫生基础建设滞后,财政投入与苏南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卫生应急专项工作经费未列入财政预算,各级政府没有将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内容,部门间协调、配合、联动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基层医疗队伍结构不合理。现有公共卫生从业技术人员学历层次不高,专业水平偏低,配置不尽合理,仅通过培训和继续教育难以提升技术水平、满足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需要;基层医疗机构进人难,待遇低,全科医生严重缺乏。三是公共卫生工作社会氛围不浓。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没有清晰的认识,平时预防保健意识不强,“重医轻防”、“以医代防”现象依然存在。四是各类项目开展不平衡。部分项目开展滞后,如已建居民健康档案还存在错漏项,且利用率不高,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还有待进一步丰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登记率、管理率、控制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等。
二、进一步加强我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建议
1、加强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一要抓好规划。市政府要把公共卫生服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根据区域覆盖、布局合理、方便就医、资源共享、高效利用的原则,研究制定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统筹引领全市公共卫生服务发展。二要整合资源。按照全市卫生资源配置规划的要求,充分考虑人口向城区集中的趋势,合理确定公共卫生资源的布局和数量,最大限度开发利用现有公共卫生资源。三要强化合作。市政府要加强对卫生事业的领导,定期研究部署卫生工作,切实解决卫生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督促、检查、协调规划落实;各相关部门既要各负其责,又要相互配合,通力合作,逐步建立“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工作格局,共同推进全市公共卫生服务健康发展。
2、加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投入。市政府要逐年增加公共卫生投入,规范财政补助范围和资金拨付方式,建立持续稳定的经费投入和保障机制,保证公共卫生机构建设与发展所需的人员、设备和运行费用。要优化资金投向,针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重点和薄弱环节,如卫生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基层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等,切实提高投入的精准性,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效应。
3、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大卫生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可参照教育人才相关政策,设立卫生人才专项资金,出台奖励办法,吸引外地各类优秀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服务扬中。二是要调整优化人员结构。根据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标准,重点加强医疗救治、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卫生人才的培养,逐步建立一支以优秀学科带头人为龙头,知识、年龄结构合理,技术优良,适应公共卫生服务需要的人才队伍。三是要注重从本地学生中培养医卫人才。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采用定向培养、委托代培等方式,鼓励引导本市优秀高中毕业生填报医学类专业,大力培养本地卫生专业人才。
4、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一是要拓展服务内容。在国家、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逐步增设如食道癌、胃癌、心脑血管疾病等防治服务内容。二是要科学安排时间。各村卫生室要根据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特点和规律,科学安排,灵活掌握作息时间,在现有基础上适当增加有效服务时长。三是要实施常态和长效管理。大力增强应对风险和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坚持防患于未然,努力提高各类公共卫生事件的反应处置能力。此外,要适当增加村卫生室药品的种类、数量,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5、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考核。一方面,市政府要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列入政府考核内容,并加强督查;另一方面,卫生部门要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体系,在加强对工作完成数量、质量进行考核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民意考核权重,将社区居民和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并将考核结果与个人绩效工资直接挂钩,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引导作用。
6、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的作用,并采取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册以及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政策、内容、意义以及公共卫生知识、工作开展情况和所取得的成效等方面的宣传力度,使城乡居民了解项目的服务内容和免费政策,扩大群众的知晓率和认可度,提高项目工作的群众基础。各相关部门要主动深入机关、学校、社区、企业、乡村、家庭,运用群众语言,大力开展健康科普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卫生保健意识和公共道德水平,积极倡导健康文明、安全卫生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做到大病预防,有病早医,努力营造有利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