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2025-05-15
建言献策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言献策 » 建言献策 » 正文

关于推进我市产业“三集”发展工作的视察建议

信息来源:扬中政协   发布时间:2014-11-17 15:48:00   浏览次数:1415
11月6日,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对我市产业园区“三集”发展工作进行专题视察。委员们现场察看了电气工业品城、现代渔业产业园和临港物流园区,听取了市发改委经信委相关情况介绍。

近两年来,我市按照镇江市的统一部署,以规划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打破行政区划,优化发展布局,推进产业“三集”发展各项工作。围绕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要求,放大本地产业优势和特色,产业园区逐渐成为承载、推动全市转型发展的主阵地、主引擎。目前,我市的产业“三集”发展工作走在镇江市前列,在2013年年度考核中,荣获“三集”发展一等奖。

尽管我市的“三集”发展工作起步早、力度大、措施实、效果好,但在推进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部分园区建设进展缓慢、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园区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推进产业园区“三集”发展,现根据视察情况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提升集中度。目前,我市除了重点规划建设的11个产业园区外,还有3个后备待选产业园和各个镇(街区)建设的产业园,总计达20多个,数量较多。若在面上一下子全部加以推进和建设,各类要素的供给将难以得到保障,也不利于资源的节约利用,并且加大了运营管理的难度。因此,市委市政府要注重抓大放小,把有限的土地、环境资源和宝贵的人才、公务服务资源向重点园区倾斜,有选择性的打造具有引领作用的产业园区,以点带面,促进生产布局的规范有序和要素资源的节约利用。此外,我市部分产业园区规模偏小,有些单个项目就是一个产业园区,还没有做到真正的集中集聚集约发展。要进一步加快提高园区产业集聚度,新上项目除符合独立选址条件的重大产业项目外,一律按照对号入座原则,落户到相应产业园区。

二、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不是项目和企业的简单集中归并,而是要以提升产业层次为目标,通过产业的集群和链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特色。要进一步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从产业集聚区内的骨干企业中,选择市场占有率高、发展前景广、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企业,通过加大政策扶持,集中配置要素资源、拓展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链条等方式,助推转型升级。要重视产业项目规模。把我市宝贵有限的资源真正投入到龙头型、基地型、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重大产业项目上。积极推进园区建设一批高标准的标准化厂房,为中小企业落户园区创造条件。要突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把企业产品、研发团队、核心技术作为考量企业的主要标准,积极鼓励和支持大中型企业组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带动和提升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技术升级。

三、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基于我市土地资源有限、自然资源不足的现状,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关键要立足我市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招引项目,以心无旁骛的定力、一抓到底的恒心强化招商项目的选择性。要把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放在招引关联配套项目上,紧紧围绕主导产业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条,引进一批竞争性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的企业和项目,提升项目引进质量。我市拥有优良的深水岸线资源和有待进一步挖掘潜力的旅游资源,要在对外招引项目的过程中,不断放大深水岸线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吸引更多有实力的项目和企业入园发展。

四、进一步提升园区管理水平。一要强化规划的引领和约束作用。按照产城融合、城乡统筹的发展要求,注重园区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紧密衔接。发挥规划的硬约束作用,确保规划的指导性、权威性和严肃性。二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的承载力。按照“统筹推进、适度超前、突出重点”的原则,抓紧做好道路、供排水、污水管网、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实现基础设施全覆盖和与区外设施互联互通。要按照园区的产业定位,围绕主导产业和配套产业发展需要,加强检测检验、信息服务、高层标准化厂房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三要抓好要素保障。土地方面,要狠抓内部挖掘,强化节约集约用地、科学配置资源、耕地占补平衡和规划管控调整,加大闲置土地、低效用地处置和盘活力度。资金保障方面,要加强银企合作,优化项目信贷服务,千方百计加大对产业项目建设的信贷支持。要创新投融资新模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园区重点项目建设。四要积极推进市场化运作。要改变园区建设单纯依靠行政推动的现状,因“园”制宜,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通过股权合作方式成立开发公司负责园区运营,引进第三方专业企业对园区进行整体开发建设等,提升园区专业化运营管理水平。五要强化目标考核。科学实施差别化、个性化考核,对考核指标体系要实事求是,防止“过高”“重复”现象,充分发挥好“指挥棒”作用。对推进工作成效明显的园区要加大奖励力度,真正做到既能考出压力,更能考出动力,考出积极性和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