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我市公安监管工作的视察建议
信息来源:扬中政协 发布时间:2015-06-08 15:53:00 浏览次数:1952
5月29日,市政协主席冯锦跃带领部分政协委员专题视察我市公安监管工作。委员们实地察看了新看守所,详细了解看守所各项设施的投入使用情况,听取了市公安局关于我市监管工作的情况通报,并积极建言献策。
一、我市公安监管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公安监管工作以“持续、安全、文明、稳定”为目标,以等级创建为主线,以推进看守所“五化建设”和拘留所“三项重点工作”为载体,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安全监管水平不断提升、执法服务能力不断优化、监管队伍素质不断增强。市看守所连续11年保持安全无事故,队伍无违法乱纪行为,连续8年被省公安厅评为二级看守所,多次被市公安局授予优秀党支部和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虽然我市的公安监管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监所民警轮岗交流的频次少,许多民警长期从事监管工作,造成压力过大,心力交瘁;二是基础建设尚需进一步完善,拘留所放风场所无遮盖设施,对雨雪天气放风活动制约较大;三是监区文化建设还需进一步丰富,在押人员心理干预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迫在眉睫;四是监所经费不足问题突出,在监所信息化建设、门卫和辅警人员配备以及电费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资金缺口。
二、促进我市公安监管工作的建议
1、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硬件设施完善,一手抓基础管理强化。在硬件设施完善方面,当前要根据监所安全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尽快配备监所门卫、配足相关辅警,并协调解决所需经费及时落实到位;同时,要建好拘留所放风场所遮盖设施,满足雨天收押收拘人员的放风需求。对因建设投入、电价过高形成的负债,公安部门要向分管领导进行专题汇报,积极争取,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在强化基础管理方面,要动脑筋、下功夫,严格按照勤务模式科学化、执法行为规范化、管理工作精细化、监管手段信息化、设施保障标准化的要求,着力推进看守所“五化建设”,进一步细化“五化建设”工作标准,实行项目化管理,确保基础管理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2、要把安全管理作为监所工作的首要任务。要把监所持续安全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和硬任务,始终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全力确保监所安全万无一失。要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增强制度执行的严肃性,确保各项制度、机制、措施能够得到长期坚持和落实。要做好风险评估,加强超前预判,详细了解和掌握每一个收监人员的心理状况,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疏导,开展心理干预,制定处理预案,适时开展预案演练,有效增强潜在风险的应对能力。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监管手段,提高对监所安全风险的发现及防控能力。
3、要进一步突出教育感化。注重人性化管理,既是监所自身管教的要求,也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要彰显人文关怀,努力探索人性化管理的新路子,把监所打造成教育人、感化人、挽救人的“特殊学校”。一是要注重教育疏导。加强对被监管人员的法治教育,坚持对被监管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化之以法,使其心服口服,切实提高教育感化效果。二是要丰富监管文化。积极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让受监管人员在监管期间学到东西,感受到文化的熏陶,争取让每一个被监管人员能够在监管期间掌握一门谋生技能,为走出监守所,走向社会,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基础。三是要保障被监管人员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更新执法理念,把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贯彻到监管工作中,切实保障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努力在监所营造和谐、安全、文明的氛围,促进监所安全和在押人员思想的转变和改造。
4、要进一步提升队伍素质。一是要抓好作风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干警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切实改进在少数干警身上存在的自由散漫、思想蜕变之风。要加强日常督导,规范民警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强化作风的持续养成,使之成为习惯,形成风气。二是要强化业务培训。组织多形式的考核竞赛活动,营造全所干警苦练内功、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鼓励、支持干警参加各类业务技能培训活动,努力掌握先进的业务知识技能。三是要加强人员交流。既要保持监管民警队伍的相对稳定,善于培养、留住一些热爱监管工作,肯钻研、会管理,善于做教育、挽救、转化工作,有丰富狱侦工作经验的干警;又要增加监管民警交流轮岗的频次,优化队伍结构,增强队伍活力。